诗文如下: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从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对比、象征和隐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首先,诗中“长安回望绣成堆”一句,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比喻为锦绣堆叠,展现了这座帝都的富丽堂皇。而“山顶千门次第开”则进一步描绘出华清宫的宏伟壮观,通过“千门”这一夸张的数字,突显出宫殿的规模之大。这种铺陈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宏大而又奢华。
接着,“一骑红尘妃子笑”一句,则把焦点转向了个人层面,生动地刻画了杨贵妃因看到荔枝而开怀大笑的情景。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红尘”不仅仅指路上扬起的尘土,更暗含着世俗的喧嚣与权力的浮华。而“妃子笑”则是对杨贵妃娇态的一种细腻描摹,但同时,这笑声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尽的奢靡与浪费。
最后一句“无人知是荔枝来”,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表面上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意味。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为了满足一个人的口腹之欲,不惜千里迢迢运送新鲜荔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这样的行为竟无人察觉或在意。这不仅是对杨贵妃个人享乐的讽刺,更是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揭露。
此外,本诗还采用了反衬的手法。前两句极力渲染华清宫的辉煌壮丽,后两句却聚焦于微不足道的荔枝运输事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思考:如此庞大的帝国为何会因为一颗小小的荔枝而显得荒诞可笑?
综上所述,《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虽篇幅短小,但却匠心独具,通过精妙的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一幅关于历史兴衰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正所谓“借古讽今”,杜牧以史为鉴,提醒后人要警惕骄奢淫逸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