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军事上过度扩张、频繁发动战争,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军事行动。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顾民生、经济和国际关系,一味追求武力征服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穷 | 用尽、竭尽 |
兵 | 军事、兵力 |
黩 | 轻率、随意 |
武 | 武力、战争 |
整体含义: 指用尽所有兵力,轻率地发动战争,形容不计后果地进行军事侵略或扩张。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 用法:多用于批评政府或政权的军事政策过于激进,缺乏理性与节制。
- 近义词:好战成性、穷兵黩武、兴师动众
- 反义词:和平共处、以和为贵、韬光养晦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政治评论 | “该国近年来穷兵黩武,不断挑起边境冲突,引发地区动荡。” |
历史分析 | “清朝晚期因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列强欺负。” |
新闻报道 | “某国领导人表示将加强军备,被外界质疑为穷兵黩武。” |
四、成语背后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许多国家因“穷兵黩武”而走向衰落。例如:
国家/朝代 | 行为 | 结果 |
秦朝 | 征伐六国,修筑长城 | 短暂统一后迅速崩溃 |
汉朝(后期) | 对匈奴频繁用兵 | 国力消耗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
明朝 | 东征西讨,耗费大量资源 | 最终因财政危机而灭亡 |
五、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带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强调的是对战争的无节制追求,往往忽视了经济、民生和国际关系的平衡。在现代语境中,它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计后果、盲目扩张的军事行为,提醒人们应更加注重和平与发展。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穷兵黩武 |
含义 | 用尽兵力,轻率发动战争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批评军事扩张行为 |
近义词 | 好战成性、兴师动众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韬光养晦 |
历史案例 | 秦朝、明朝等因穷兵黩武而衰亡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当代政治中的应用,可结合具体历史事件或国际局势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