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简介】王昌龄(约698年-约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他以七言绝句著称,被誉为“诗家夫子”,其作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极高,尤其在边塞诗和闺怨诗方面有突出贡献。
王昌龄生平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王昌龄 |
字 | 少伯 |
生卒年 | 约698年-约756年 |
籍贯 |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
朝代 | 唐代(盛唐时期) |
身份 | 诗人、官员 |
代表诗体 | 七言绝句、边塞诗、闺怨诗 |
诗歌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隽永、情感真挚 |
代表作品 | 《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长信秋词》等 |
评价 | “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
王昌龄的主要成就
1. 诗歌创作:王昌龄的诗作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如《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成为千古名句,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2. 题材广泛:他的作品不仅涉及边塞风光,也描写女性情感,尤其是宫女、思妇等人物形象,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3. 文学地位:他在唐代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被后人尊为“七绝圣手”,其作品被广泛传诵,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4. 仕途经历:王昌龄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晚年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大量优秀诗篇。
结语
王昌龄是唐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民的情感。尽管他一生仕途不顺,但他的文学成就却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