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原文】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该诗描绘了边塞地区冬季的严酷环境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语言雄浑有力,意境开阔。
诗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生动刻画了边塞地区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凉悲壮的基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与不屈精神。
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难着。
> 湖上影子孤帆远,
> 雪满天山孤城闭。
> 忽见天涯归雁至,
> 万里江山一梦回。
注释与赏析:
- 北风卷地白草折:北风猛烈地吹动大地,白色的草被吹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边塞之地,八月就已下起大雪,说明气候寒冷。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雪景如春日梨花盛开,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雪花飘进帐内,打湿了帘幕,即使穿着狐裘也感到寒冷。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将军拉不开弓,士兵穿不上铁甲,表现了严寒对作战的影响。
- 湖上影子孤帆远,雪满天山孤城闭: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 忽见天涯归雁至,万里江山一梦回: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诗歌特点对比表
特点 | 内容 |
作者 |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 |
体裁 | 七言古诗 |
主题 | 边塞风光、战士生活、思乡情感 |
风格 | 雄浑壮阔,富有画面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梨花开”)、夸张(如“千树万树”) |
情感基调 | 苍凉悲壮,又带一丝希望 |
典型意象 | 北风、白草、飞雪、角弓、铁衣、孤帆、归雁 |
四、结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仅是对边塞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恶劣天气的描写,展现出戍边将士的英勇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