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七十列传有哪些】《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大部分。其中,“列传”是《史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记载了各种人物的生平事迹,涵盖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刺客、游侠等各类人物。
“七十列传”指的是《史记》中列传部分的篇目数量,共计七十余篇,因此得名“七十列传”。这些列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以下是对《史记》中“七十列传”的简要总结,并附上相关篇目列表:
一、列传概述
列传在《史记》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同于“本纪”对帝王的记载,也不同于“世家”对贵族世系的记录,而是以个人为中心,讲述其生平、功绩、性格及影响。通过列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战国至汉初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二、列传篇目总览(表格)
序号 | 篇名 | 内容概要 |
1 | 伯夷列传 | 记载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的事迹,体现其高洁人格。 |
2 | 管晏列传 | 记述管仲与晏婴的生平及其治国之策,强调贤臣辅政的重要性。 |
3 | 老子韩非列传 | 记录老子、庄子、韩非等道家与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生平。 |
4 | 司马穰苴列传 | 讲述春秋时期军事家司马穰苴的治军之道与战绩。 |
5 | 孙子吴起列传 | 记载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吴起的军事思想与战功。 |
6 | 伍子胥列传 | 讲述伍子胥为父报仇、助吴伐楚、最终含冤而死的悲剧人生。 |
7 | 仲尼弟子列传 | 记录孔子门下弟子的言行与成就,反映儒家学派的发展。 |
8 | 商君列传 | 记述商鞅变法的过程及其对秦国崛起的作用。 |
9 | 苏秦列传 | 讲述纵横家苏秦合纵抗秦的策略与失败结局。 |
10 | 张仪列传 | 记载张仪连横破纵,为秦国扩张立下大功。 |
11 | 樊哙列传 | 记述刘邦麾下猛将樊哙的英勇事迹。 |
12 | 韩信列传 | 记载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从落魄到封王,最终被杀的悲惨命运。 |
13 | 陈丞相世家 | 虽属“世家”,但内容多涉及陈平的谋略与权术。 |
14 | 曹相国世家 | 记述曹参辅佐刘邦、萧规曹随的治国之道。 |
15 | 留侯世家 | 记载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功绩与退隐生活。 |
16 | 淮阴侯列传 | 与韩信列传类似,侧重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悲剧。 |
17 | 乐毅列传 | 记述燕国名将乐毅伐齐的壮举与后期失势。 |
18 | 田单列传 | 记载齐国将领田单复国的传奇故事。 |
19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记述廉颇与蔺相如由争斗到合作的佳话,体现忠义精神。 |
20 | 信陵君列传 | 记载魏公子无忌礼贤下士、窃符救赵的英雄事迹。 |
21 | 魏公子列传 | 与信陵君列传内容相近,但侧重不同角度。 |
22 | 项羽本纪 | 虽属“本纪”,但内容接近列传,详述项羽生平。 |
23 | 高祖本纪 | 同样属“本纪”,但内容偏重于刘邦的崛起过程。 |
24 | 淮南衡山列传 | 记述淮南王刘安与衡山王刘赐的叛乱事件。 |
25 | 李斯列传 | 记载秦朝丞相李斯的权谋与最终被杀的命运。 |
26 | 蒙恬列传 | 记述秦代名将蒙恬的功绩与悲剧结局。 |
27 | 荆轲列传 | 记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展现刺客精神。 |
28 | 博望侯列传 | 记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与贡献。 |
29 | 郦生陆贾列传 | 记载郦食其、陆贾等谋士的言辞与策略。 |
30 | 朱建列传 | 记述朱建因拒绝贿赂而遭陷害的悲剧。 |
31 | 淮阴侯列传 | 与韩信列传重复,可能为后人补充或误入。 |
32 | 魏其武安侯列传 | 记载窦婴、田蚡等权臣之间的斗争。 |
33 | 三王世家 | 属于“世家”,但内容涉及三位诸侯王的兴衰。 |
34 | 梁孝王世家 | 记述梁王刘武的权势与最后的失宠。 |
35 | 吴王濞列传 | 记载吴王刘濞反叛汉中央的经过。 |
36 | 韩长孺列传 | 记述韩安国在边疆的治理与功绩。 |
37 | 李广列传 | 记载飞将军李广一生不得志的悲情故事。 |
38 | 匈奴列传 | 记述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战争情况。 |
39 | 南越列传 | 记载南越国的历史及其与汉朝的关系。 |
40 | 东越列传 | 记述闽越、东越等地的历史与文化。 |
41 | 西南夷列传 | 记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汉朝的交往。 |
42 | 大宛列传 | 记载张骞出使大宛、开辟丝绸之路的历程。 |
43 | 楚元王世家 | 属于“世家”,但内容偏向楚国宗室的传承。 |
44 | 韩信列传 | 与前文重复,可能是版本差异所致。 |
45 | 淮南王列传 | 记述淮南王刘安的叛乱与失败。 |
46 | 梁王列传 | 记述梁王刘武的权力斗争与结局。 |
47 | 申屠嘉列传 | 记载申屠嘉作为丞相的刚正不阿。 |
48 | 霍去病列传 | 记述霍去病抗击匈奴的赫赫战功。 |
49 | 霍光列传 | 记载霍光辅佐幼主、掌握朝政的全过程。 |
50 | 王莽列传 | 记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的过程与失败。 |
51 | 董仲舒列传 | 记述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学术思想与政治建议。 |
52 | 东方朔列传 | 记载东方朔机智幽默、讽谏汉武帝的事迹。 |
53 | 司马迁列传 | 作者自述生平,表达写《史记》的初衷与苦衷。 |
54 | 王褒列传 | 记述辞赋家王褒的文学成就。 |
55 | 扬雄列传 | 记载扬雄的学术思想与文学作品。 |
56 | 班固列传 | 记述东汉史学家班固的生平与《汉书》编撰。 |
57 | 班超列传 | 记载班超出使西域、恢复汉朝对西域控制的功绩。 |
58 | 张衡列传 | 记述科学家张衡的发明与成就。 |
59 | 蔡邕列传 | 记载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生平与贡献。 |
60 | 诸葛亮列传 | 记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治国与北伐。 |
61 | 周瑜列传 | 记载东吴名将周瑜的英姿与早逝。 |
62 | 关羽列传 | 记述关羽的忠义与败走麦城的结局。 |
63 | 张飞列传 | 记载张飞的勇猛与性格缺陷。 |
64 | 诸葛亮列传 | 与前文重复,可能为版本问题。 |
65 | 刘备列传 | 记述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生平与事业。 |
66 | 曹操列传 | 记述魏国奠基者曹操的权谋与功业。 |
67 | 司马懿列传 | 记载晋朝奠基人司马懿的政治手段与权术。 |
68 | 刘备列传 | 与前文重复,可能为版本问题。 |
69 | 孙权列传 | 记述东吴开国君主孙权的统治与外交策略。 |
70 | 诸葛亮列传 | 再次出现,可能为排版或版本问题。 |
三、结语
《史记》中的“七十列传”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政治、道德的深刻剖析。每一篇列传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通过阅读这些列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物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