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乌夜啼原文】《乌夜啼》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之一,以其哀婉凄美、情感真挚而著称。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孤寂与愁思,体现了李煜在亡国之后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一、
《乌夜啼》全词共36字,分为上下两段,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词中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沉郁,情景交融,极具艺术感染力。
二、原文及注释
内容 | 注释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林间的花儿凋谢了,春天的红色也显得太过匆忙。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早晨的寒雨,晚上的狂风,无法抗拒,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苦难。 |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 红色的泪水,仿佛在酒中沉醉,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人世间的遗憾如同江水一样,永远向东流去,无法回头。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描述 |
意象鲜明 | 如“林花”、“寒雨”、“胭脂泪”等意象,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情感真挚 | 全词情感真挚动人,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
语言简练 | 用词精炼,没有多余修饰,却富有表现力。 |
借景抒情 |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 |
四、历史背景
李煜在位期间,国家衰败,最终被宋朝所灭,成为亡国之君。此词创作于其被俘之后,反映了他内心的悲痛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乌夜啼》不仅是一首词,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五、结语
《乌夜啼》作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与情感的结合体,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