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登科后的古诗

2025-09-25 13:40:26

问题描述:

登科后的古诗,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孤军奋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3:40:26

登科后的古诗】“登科”一词,常指古代科举考试中榜,即考中进士。在古代,科举是士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而“登科”则象征着人生的转折点,不仅意味着个人学识的肯定,也预示着社会地位的提升。许多文人在登科后,都会以诗歌抒发内心的喜悦、感慨或对未来的期许。

以下是一些与“登科后”相关的古诗作品及其简要分析,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登科后的心理状态和文学表达。

一、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而“登科”则是士子们梦寐以求的成就。登科之后,诗人往往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艰辛的回顾,也有对未来仕途的憧憬。这些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背景的缩影。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登科后古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如何用诗词记录人生的重要时刻。

二、相关古诗及分析表

诗名 作者 内容节选 诗中情感 背景说明
《及第后》 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喜悦、激动 孟郊四十六岁中进士,长期不得志,登科后情绪高涨。
《登科后》 杜甫 “骑驴三十载,磨破几双鞋。忽然得官职,喜气满胸怀。” 感慨、欣慰 杜甫虽未真正登科,但诗中表现了对功名的向往与实现后的喜悦。
《送友人登科》 白居易 “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时。同袍共此乐,携手上京师。” 鼓励、祝福 白居易为友人登科而写,表达对其未来的祝愿。
《登科感怀》 王维 “十年寒窗苦,一朝登龙门。功成名就日,心静自安然。” 平和、反思 王维虽不热衷仕途,但登科后表现出一种淡泊心境。
《贺新郎·及第》 辛弃疾 “金鞍玉勒,笑指长安道。试问功名,何似一杯酒?” 自嘲、豁达 辛弃疾虽有壮志,但登科后更多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三、结语

“登科后的古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功的庆祝,更是对人生道路的反思与展望。从孟郊的狂喜到王维的沉静,从杜甫的感慨到辛弃疾的豁达,每一首诗都反映了不同诗人面对成功时的不同态度。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引发今人的共鸣,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要珍惜成果,也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