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的津是什么意思】“问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种事物或境界的探索与追寻。其中,“津”字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下面将从字义、成语含义以及相关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津”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常见有以下几种:
1. 渡口、渡水的地方:如“津渡”、“津要”,指人们过河的地方。
2. 水边、岸边:如“津涯”,表示水边的边界。
3. 关卡、关口:如“津关”,指重要的交通要道。
4. 滋润、润泽:如“津润”,形容水分充足。
在“问津”一词中,“津”主要取其第一层含义,即“渡口”。因此,“问津”本意是“询问渡口”,引申为“寻求途径”或“探索未知”。
二、成语解释
成语 | 问津 |
拼音 | wèn jīn |
释义 | 原指寻找渡口,后比喻探求真理、寻求方法或探索未知领域。 |
出处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示对人生、学问、理想等的追求。 |
近义词 | 探索、寻觅、求索 |
反义词 | 回避、放弃、退缩 |
三、扩展理解
“问津”一词在现代语境中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强调对知识、真理或理想的不断追求。例如:
- “他一直在问津人生的真谛。”
- “这部小说探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问津。”
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人对智慧和探索精神的重视。
四、结语
“问津”的“津”字原意为“渡口”,但在成语中已演化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物理上的渡口,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探索之路。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人,“问津”都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问津”在诗词或历史中的使用,可参考《论语》《庄子》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