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罚不当罪的典故

2025-10-04 09:37:33

问题描述:

罚不当罪的典故,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9:37:33

罚不当罪的典故】“罚不当罪”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即处罚过重或过轻,不符合罪责的实际情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何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臣曰:‘御者虽善,此非楚之路也。’于是遂止。夫千里之远,非一朝一夕可至;然若方向错误,纵有良马、多财、善御,亦无济于事。”

虽然这段话并非直接讲“罚不当罪”,但其中蕴含的思想与“罚不当罪”有相通之处——即如果方向错误,即使手段再好,结果也不理想。后来,“罚不当罪”逐渐演变为一个专门用于描述刑罚与罪行不匹配的成语。

“罚不当罪”强调的是刑罚应与罪行相称,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在古代社会,这一原则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者治理国家时需要遵循的基本法律理念。历史上许多因“罚不当罪”而导致的冤案,也促使后世不断反思和改革司法制度,以确保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表格:罚不当罪的相关信息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罚不当罪
出处 《战国策·赵策四》(虽未直接使用,但思想相关)
含义 惩罚与罪行不相称,即处罚过重或过轻
使用场景 描述司法不公、刑罚不合理的情况
近义词 罪不致罚、量刑不当
反义词 罚当其罪、罪刑相称
历史意义 强调司法公正,推动法律制度完善
典型案例 古代因政治原因或个人恩怨导致的冤假错案

通过了解“罚不当罪”的出处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司法体系中的公平理念,并从中汲取历史教训,推动现代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