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汗流浃背典故

2025-10-06 14:44:57

问题描述:

汗流浃背典故,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14:44:57

汗流浃背典故】“汗流浃背”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劳累或恐惧时,汗水浸透了衣服。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还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体现了古代人物的智慧与性格。

一、典故来源

“汗流浃背”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故事讲的是东汉名将马援,在一次出征前,因战事紧急,他身穿铠甲,骑马疾驰,途中大汗淋漓,汗水湿透了衣背。后来人们便用“汗流浃背”来形容人因紧张、劳累而大量出汗的状态。

不过,也有说法认为该成语来源于更早的《史记》,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名臣淳于髡的故事。他在一次宴会上,因担心自己说话不当,导致场面尴尬,紧张得汗流浃背,最终巧妙化解了危机。这也成为“汗流浃背”用于形容紧张状态的另一种解释。

二、成语含义

词语 含义 使用场景
汗流浃背 形容汗水流得多,把衣服都浸湿了 表示极度紧张、劳累、害怕等情绪
典故 来源于历史记载中的具体事件 用于解释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历史背景

三、成语的现代应用

如今,“汗流浃背”已不再局限于描述身体出汗,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压力、挑战或突发状况时的心理状态。例如:

- 在考试中遇到难题,考生可能会“汗流浃背”;

- 在演讲时紧张到“汗流浃背”;

- 在运动比赛中奋力拼搏,也常让人“汗流浃背”。

这些用法都体现出成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适用性。

四、总结

“汗流浃背”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深刻描绘。它源自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渐成为我们日常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生活实际来看,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汗流浃背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史记》等
含义 形容因紧张、劳累或恐惧而出汗过多
现代用法 描述心理或生理上的强烈反应
文化意义 反映古人对情绪与身体反应的观察与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