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届满在法律中的含义

2025-10-07 13:15:03

问题描述:

届满在法律中的含义,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13:15:03

届满在法律中的含义】在法律实践中,“届满”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术语。它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期限、任期或法定条件的结束。尽管“届满”一词看似简单,但在不同法律领域中其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却有所不同。本文将对“届满”的法律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一、届满的基本定义

“届满”是指某一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的结束。在法律语境中,它常用于描述合同、任期、诉讼时效、行政许可、选举等事项的结束状态。当某项法律行为或权利义务关系达到预定的结束时间时,即可称为“届满”。

二、届满在不同法律领域的含义

法律领域 届满的具体含义 法律依据/相关条款
合同法 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或合同期限到达终点 《民法典》第577条
行政许可 行政机关颁发的许可证或资质的有效期到期 《行政许可法》第59条
选举制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任期结束 《宪法》《代表法》
诉讼时效 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法定期间结束 《民法典》第188条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到期,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44条
民事诉讼 法院审理案件的审限届满,案件应作出判决或裁定 《民事诉讼法》第149条
行政复议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届满,申请人不能再提起复议 《行政复议法》第9条

三、届满与“终止”、“解除”的区别

虽然“届满”常与“终止”、“解除”等概念相关,但它们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含义:

- 届满:强调的是时间上的自然结束,不涉及主观意愿。

- 终止:可以是因届满而终止,也可以是因双方协商、违约等原因提前终止。

- 解除:一般指合同或其他法律关系因一方违约或双方协议而提前结束。

四、届满的法律后果

届满后,相关法律关系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 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 职务或资格失效;

- 请求权丧失(如诉讼时效届满);

- 行政许可失效,需重新申请。

五、结语

“届满”作为法律术语,在不同场景下有着明确的法律意义。理解其在各类法律关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法律程序和权利义务的变化。对于当事人而言,及时关注“届满”时间,避免因错过期限而影响自身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均经过人工整理,旨在提供准确、易懂的法律知识解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