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人工视觉领域取得里程碑
Ali Imran 博士和徐明胜教授最近在中国浙江大学与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和韩国世宗大学的国际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种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
他们的设备可用于驱动视觉传感器来执行神经形态功能,例如单传感器级别的感知、学习、记忆和决策。因此,传感、处理和数据存储可以集成在单个设备中,而不是不同的传感器、计算机和硬盘。
这种简单、智能、高性能、节能、智能的传感器可以很容易地在工业规模上制造。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造具有铁电特性的 HfAlO 界面层。他们使用原子层沉积来实现这种界面层,并进一步与单层石墨烯集成,形成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该器件的功能始于硅的光吸收。这会将光能转换为光电压,从而使铁电 HfAlO 层极化。智能石墨烯通道感知这些变化并将信号传输到输出。连续的微弱光信号最终可以形成图像图案,可以识别物体、数字、图像或人脸。
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时结构可靠,可长期使用而不降低性能。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神经拟态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82.759 亿美元,2021 年至 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85.73%。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