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于是博览群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和兵法。
后因西域反叛,朝廷思其良策,乃拜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由是显名,三十六人奉使西域。超遂定西域五十余国,皆称臣归附。汉明帝嘉其功,征超还朝,拜为射声校尉。
班超以其雄才大略,弃文从武,终成一代名将,留芳青史。其“投笔从戎”之举,激励后世无数志士仁人,投身报国之途。
以上即为《班超投笔从戎》的原文概述,此故事展现了班超从一介书生到名垂千古的将军的非凡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