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的组词?】“屈”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qū”,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表示弯曲、屈服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委屈、受辱等情感色彩。在日常使用中,“屈”字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语,形成多样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对“屈”的常见组词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常见组词分类
类别 | 组词 | 释义 |
动词类 | 屈服 | 原指身体弯曲,后引申为被迫顺从或投降 |
屈身 | 弯曲身体,也比喻降低身份 | |
屈膝 | 跪下,形容极度的服从或卑微 | |
屈指 | 用手指计算,如“屈指可数” | |
形容词类 | 屈辱 | 受到侮辱或不公正的待遇 |
屈才 | 才能未被充分发挥,感到委屈 | |
屈尊 | 尊贵的人降低身份,表示谦逊 | |
名词类 | 屈原 |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爱国者,代表作《离骚》 |
屈指可数 | 数量很少,可以用手指计算 | |
屈驾 | 对他人来访的敬称,表示对方的光临很荣幸 | |
屈就 | 接受较低职位或待遇,常用于自谦 |
二、常见成语与短语
成语/短语 | 含义 |
屈打成招 | 指通过刑讯逼供使无辜者认罪 |
屈节辱命 | 放弃气节,损害使命 |
屈己待人 | 降低自己,以礼相待他人 |
屈才难展 | 才能未被充分使用,感到压抑 |
屈指一算 | 用手指数着算,形容快速计算 |
三、文化与历史背景
“屈”字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最著名的便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因忠君爱国而投江自尽,后成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他的作品《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自身遭遇的悲愤情绪。
此外,“屈”字还常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如《论语》《孟子》等,多用于描述人的品格与行为,强调“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小结
“屈”的组词丰富多样,涵盖动词、形容词、名词等多种词性,既有日常使用的词汇,也有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和历史人物名称。了解这些组词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用法,也能加深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
通过合理运用“屈”字,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情感、态度和思想,是汉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