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的近义词有哪些】“能近取譬”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类比推及他人,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在日常使用中,“能近取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从自身或身边的例子出发,推己及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因此,它的近义词往往与“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等表达相似含义的词语有关。
一、总结
“能近取譬”的核心含义是“以自身为参照,推及他人”,强调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及其简要解释:
近义词 | 含义说明 |
推己及人 |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设身处地 | 想象自己处于别人的处境中,体会其感受 |
将心比心 | 用自己心里的想法去衡量别人的心思 |
体察民情 | 关心民众的疾苦,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
察言观色 | 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言语,推测其心理活动 |
知人知面 | 了解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能理解其内心想法 |
善解人意 | 善于理解别人的心情和处境 |
体贴入微 | 对他人关怀细致,注意细节 |
换位思考 | 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同理心 | 能够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情感和经历 |
二、延伸说明
这些近义词虽然在语义上有所重叠,但各有侧重。“推己及人”更强调主观意愿上的理解和帮助;“设身处地”则偏向于情感上的共情;“将心比心”更贴近日常口语表达;而“同理心”则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在实际写作或表达中,可以根据语境选择最贴切的词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准确。
通过以上整理可以看出,“能近取譬”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应多一份理解,少一分偏见,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