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螓首的词语意思】“蛾眉螓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优雅。该词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审美意蕴。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词语解释
“蛾眉螓首”由两个部分组成:
- 蛾眉:原指蚕蛾的触须,形状细长弯曲,后用来比喻女子眉毛细长秀美,是古代对女性美貌的一种赞美。
- 螓首:“螓”是一种蝉类昆虫,其额头宽广平直,因此“螓首”用来形容女子额头饱满、面容端庄。
合起来,“蛾眉螓首”形容女子眉毛如蚕蛾般细长,额头如螓虫般宽广,整体形象柔美端庄,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赞美女性美貌的词汇。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这是描写一位美丽女子的诗句,其中“螓首蛾眉”成为形容女子美貌的经典表达。
在后世文学中,该词常用于诗词、小说、戏曲等,尤其在描写女性形象时使用较多,具有古典美感和文学价值。
三、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蛾眉螓首”已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文学创作、古文赏析或传统文化研究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古代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细腻刻画。
此外,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如影视剧、诗歌朗诵等,也会引用此词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与文化感。
四、总结与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蛾眉螓首 |
含义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优雅,尤其是眉毛和额头的特征 |
出处 | 《诗经·卫风·硕人》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女性美貌 |
现代使用 | 较少直接使用,多用于文学或文化语境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对女性美的审美标准,具有古典美感 |
五、结语
“蛾眉螓首”作为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不仅是对女性外貌的赞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被使用,但其独特的美感与历史价值仍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通过对其词义、出处及用法的梳理,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