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关于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

2025-10-16 08:09:14

问题描述:

关于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08:09:14

关于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论语12章”通常指《论语》中被选为教学或学习重点的十二篇内容。这些篇章涵盖了孔子对仁、礼、学、德、政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便于理解与学习,本文将对《论语》12章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对应的现代汉语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思想内涵。

一、《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摘要)

章节 原文 翻译
第1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2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第3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第4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进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第5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6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第7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改正。”
第8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未弄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如果教他一个角落,他不能由此类推其他三个角落,我就不再教他了。”
第9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吗?”
第10章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立志于道,依据于德,依靠于仁,游历于六艺之中。”
第11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有德之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身是否有类似的毛病。”
第12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边的浮云一样。”

二、总结

《论语》12章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包括学习态度、修身养性、人际交往、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圣贤的智慧,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

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勤奋精神,还是“见贤思齐”的自我提升意识,都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建议大家结合实际生活,深入体会这些经典语句的内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