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焉字的词语】“焉”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汉语中常用于文言文中,表示“于之”的意思,也可以作为语气助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焉”字虽然不常见,但依然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或成语中。以下是一些含有“焉”字的词语,按其用法和含义进行分类总结。
一、
“焉”字在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或文言文中,具有一定的古雅色彩。它通常不单独作谓语,而是与其他字组合形成固定词语或成语。根据其意义和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表示“于此”或“于是”的意思:如“安之若素”、“置之度外”等。
2. 表示“哪里”或“怎么”的疑问语气:如“恶乎”、“何焉”等。
3. 作为语气助词:如“然则”、“也已”等。
4. 用于成语或固定搭配:如“心不在焉”、“百闻不如一见”等。
这些词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历史感。
二、表格展示
序号 | 含有“焉”字的词语 | 含义解释 | 用法说明 | 出处/示例 |
1 | 安之若素 | 指遇到意外情况仍能安然自若 | 常用于形容人冷静、镇定 | 《后汉书》 |
2 | 心不在焉 | 指心思不在这里,精神不集中 | 多用于描述注意力不集中 | 《礼记》 |
3 | 置之度外 | 把事情放在考虑之外,不放在心上 | 表示对某事漠不关心 | 《史记》 |
4 | 无动于衷 | 对事情毫无反应 | 虽不含“焉”,但与“焉”相关语境相似 | 《孟子》 |
5 | 何焉 | 为什么 | 表示疑问,用于文言句式 | 《论语》 |
6 | 焉能 | 怎么能 | 表示反问,强调不可能 | 《左传》 |
7 | 焉得 | 怎么能得到 | 表示反问或质疑 | 《诗经》 |
8 | 然则 | 然而,那么 | 表示承接关系,常用于文言文中 | 《战国策》 |
9 | 不足为奇 | 不值得奇怪 | 虽不含“焉”,但常与“焉”搭配使用 | 《世说新语》 |
10 | 百闻不如一见 | 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强调亲身经历的重要性 | 《汉书》 |
三、结语
“焉”字虽不常见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中仍有重要地位。掌握这些含有“焉”字的词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学习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