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原文及翻译赏析】《题诗后》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诗,虽然这首诗的原文并不广为人知,但其背后的故事却颇具传奇色彩。贾岛以“苦吟”著称,他在创作诗歌时极为严谨,甚至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典故。本文将对《题诗后》进行原文、翻译与赏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原文
《题诗后》(据传为贾岛所作):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知音如不赏,何处觅知音?
二、翻译
第一句:
“二句三年得”——这两句诗花了我三年的时间才写出来。
第二句:
“一吟双泪流”——每次吟诵起来,都会感动得流泪。
第三句:
“知音如不赏”——如果没有人能欣赏我的诗。
第四句:
“何处觅知音?”——又到哪里去找真正懂得我的人呢?
三、赏析
《题诗后》虽短,却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贾岛在创作中极其讲究字斟句酌,这正是他“苦吟”风格的体现。诗中透露出他对作品的珍视以及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
此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持。它不仅是对自身创作态度的总结,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共鸣的高度重视。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题诗后 |
| 作者 | 贾岛(唐代) |
| 原文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何处觅知音? |
| 翻译 | 两句诗用了三年才写成,每次吟诵都令人落泪。若无人欣赏,何处再寻知音? |
| 主题 | 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对知音的渴望 |
| 风格 | 朴实真挚、情感深沉 |
| 艺术特色 | 字斟句酌、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
| 历史背景 | 贾岛以“苦吟”闻名,此诗反映其创作态度 |
五、结语
《题诗后》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展现了贾岛对诗歌的热爱与坚持,也道出了文人内心深处对理解和认同的渴望。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这首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那些愿意倾听与理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