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它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更是所有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承担起育人责任的一种体现。
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价值观塑造和综合素质提升。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法治观念等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引导。
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定义 |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
| 目标 | 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
| 特点 | 全面性、渗透性、实践性、系统性。 |
| 实施主体 | 教师是关键,学校是保障,学生是对象。 |
| 教学方式 |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实现思政教育。 |
| 教育内容 | 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治意识等。 |
课程思政的意义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其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2. 增强课程育人功能:打破传统思政课的单一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4.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教育从“教书”向“育人”的转变。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 路径 | 具体做法 |
| 课程设计 | 在课程大纲中明确思政目标,合理安排思政内容。 |
| 教学方法 |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
| 教师培训 | 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 |
| 评价机制 | 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形成闭环管理。 |
| 校园文化 | 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
总结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它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思政的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